免費咨詢熱線
181 3639 7189光明網訊(記者王曉秋)山水相融的遷安市,具有獨特的城市景觀。經過多年的海綿城市建設,遷安市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排水系統能抵御20年一遇的降雨,實現小雨、大雨、黑臭、熱島的緩解。經過多年的海綿城市建設,遷安市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排水系統可抵御20年一遇的降雨,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積水、水不黑臭、熱島緩解。2015年,遷安市成為全國首批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之一。遷安不僅解決了本市的“水”問題,還為我國縣級城市海綿建設提供了重要借鑒。
遷安在“海綿城市”建設方面所取得成績(記者王曉秋攝)
創新引領,遷安走出海綿城市建設新道路
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遷安市在運維、資金來源、制度機制保障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創新,最終建立了海綿城市五一規劃建設體系,總結了幫助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具體實踐。
一是堅持政府主導。遷安聘請第三方提供海綿城市PPP咨詢的全過程,確保海綿城市基本信息賬戶、專家領導的技術服務團隊和熟悉當地情況的技術力量。打通頂端設計和落實建設的堵點,使海綿城市建設思路落地。同時,成立以市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嚴格落實監督責任,建立雙向雙向管理體系,負責現場工程管理,確保施工質量。
二是科學制定建設方案。遷安依托自身實力,建立了海綿城市規劃建設規劃動態評價體系,結合工程技術、經濟、生態環境和社會因素,綜合評價選擇最佳方案,最終確定189個項目,包括源頭減排、內澇防治、水環境改善、供水保障和能力建設。在此基礎上,建立多維長效機制,堅持規劃指導,根據土地利用性質、質量、位置及相關情況確定海綿城市的相關控制指標。
三是廣泛積極吸引社會資本。遷安市通過PPP模式吸引社會資金億元,將經營決策權賦予社會資本方,政府只占PPP項目公司20%的股份,切實增強了企業的積極性,推進了海綿城市建設向前發展。同時,加大力度確保海綿城市建設資金安全。
生態先行,助力海綿城市向前發展
濱湖東路東側綠化帶雨水綜合利用工程是遷安市首個示范性海綿綠地建設工程,總面積達公頃。作為公園綠地,此區域要消納臨近公頃城市建成區產生的雨水徑流,年徑流控制率85%。外源性雨水首先連接到綠地內的水庫進行儲存。在此過程中,雨水徑流緩沖,也可作為現場綠化備用水源進行二次利用,大大節約了水資源的利用。
公園健身步道是透水混凝土鋪設的,下雨后能迅速恢復干爽。(記者王曉秋攝)
場地北段開始,過量的外源雨水就會由蓄水池流入雨水濕地,在濕地區域通過碎石植被床等生物滯留凈化作用對外源徑流進行初次凈化,形成園區內的徑流體系。下沉式綠地、LID傳輸系統、植草溝、碎石植被床可內部傳輸消化過載徑流,有效處理過載雨水,儲存凈化后儲存,供未來使用,充分發揮雨水的價值。
同樣踐行海綿城市建設、體現生態先行的還有遷安市黃臺山公園。黃臺山公園是遷安市區最大的綜合性公園,其周邊道路綠化帶的海綿改造成效顯著。
從黃臺山公園向下眺望,遷安生態景色盡收眼底(記者王曉秋攝)
在經歷海綿改造之前,公園鋪裝以花崗巖和廣場磚為主,大部分不透水,排水也以排水溝為主。針對這一問題,為了改造黃臺山公園的海綿,根據黃臺山場地的需要,遷安市通過設置在湖岸道路邊緣的卵石滲溝和坡度較慢地區的植被緩沖帶,減少了雨水徑流污染。通過改造湖體溢流口,增加湖體的調蓄容積?,F如今黃臺山公園目前已實現年徑流總量控制率95%,特色雨水花園可消納雨水2352㎡,匯水面積約㎡,在應對內澇積水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Copyright © 2022 江蘇海云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1051512號